河北新聞網訊(甄建坡、劉星華、路暢)1月21日上午,河北省無極縣郝莊鄉西郝莊村民谷先生來到村委會大院的無人售貨點,拿了一袋蘑菇和一盤雞蛋,掃碼支付了26元后直接離開。全程沒有賣家招呼,也沒有人監督?!皼]人多拿少給的,大家都很有誠信。這樣無接觸也會降低感染風險,互相信任,方便大家嘛!”谷先生對筆者說。
隨著居家隔離日期的逐漸延長,一方面村民們居家隔離不能外出,買菜只能靠志愿者配送,另一方面,由于村里道路的封阻、物流運輸的困難等原因,養雞戶和蘑菇大棚種植戶家中囤積的雞蛋、蘑菇滯銷,形成了有人買不到,有人賣不了的局面。如何搭建符合防疫要求的買賣橋梁?
村民谷振波反復思考著, 終于一個想法在他腦海里誕生——“無人售貨”。谷振波根據西郝莊村村民居住情況,一共設置了三個無人售貨點,分別在西郝莊小學、村委會大院、郝莊新村小區三處。他把雞蛋和蘑菇按照統一規格分裝好,放置在定點位置,墻上張貼價格和農戶的收款二維碼,谷振波在其中只充當了“搬運工”,不掙村民和農戶一分錢
這種“無人售貨”的方式,首先解決了農戶農產品積壓與村民生活物資短缺的矛盾;同時在“零”接觸環境下實現安全購物,降低感染風險;另外便于定位、定時消殺,減少了基層防疫人員的工作量,節省了防疫物資??芍^“一舉三得”!
如果說之前的無人售貨是一種商業模式,那么疫情中的無人售貨,則是社會誠信的見證。在售貨點試運行期間,未發現物品遺失或被惡意破壞的現象,村民買回家的雞蛋和蘑菇也沒有缺斤短兩或過期變質問題?!盁o人銷售”在解決買與賣問題的同時,也為我們展示了社會的誠信和溫暖。